工作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管理 > 工作计划 > 正文
青浦区尚鸿小学2023学年度课程计划
发布日期:2024-02-19    作者:尚鸿小学   

    以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小学2023学年度课程计划为依据,依托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关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及实施要求,实现培养目标。根据课程目标,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2023学年度学校课程计划,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切实贯彻落实上海市小学课程计划。聚焦核心素养,变革育人方式,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建设目标

1.依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七彩童年”办学理念,把尊重差异、赏识生命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更加绚丽多彩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系列化的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管理,强化保障措施,重视课程评价,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2.在基础型课程实施中,严格按上海市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执行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努力实施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基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基准要求;落实基础学力,促进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加强教学管理,运用和探索未来教室的教育技术,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在拓展型课程实施中,深化拓展型课程特色化建设,凸显“七彩课程”亮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爱好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开好体现个性化、综合性和可选择的拓展型课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在探究型课程实施中,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求探究型课程,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确立探究主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所学的探究方法,完成相关的专题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发展目标

学校以“培养具有现代素养、世界眼光、人格健康的七彩少年”为育人目标,着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诚信做人的教育,要加强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主阵地和学科的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通过学校与家庭和教师与家长的协同,把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从起始之时就形成根基,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三)教师成长目标

聚焦提升教师素养和能力,丰富教师内涵特征,内培为主,外引相辅,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教师整体队伍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时、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建设一支讲政治、明师道、有情怀、存师爱、为师表、厚底蕴、强能力的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七彩教师队伍,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二、课程结构与课程类别

(一)课程体系架构


(二)课时安排及说明

    1.课时安排

                 年级

           周课时

课程、科目

说明

 

 

 

 

语 文

9

9

6

6

6

1)小学低年级、高年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五年级上学期,作为必修内容,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班团队课、校本课程等统筹安排课时,平均每周1课时。

2)一年级入学初设置4周左右的学习适应期。一年级加强小幼衔接教育。

3)语文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写字教学。

4)依托劳动技术课程,可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整合实施,落实劳动教育要求。

数 学

3

4

4

5

5

外 语

2

2

4

5

5

自然

2

2

2

2

2

道德与法治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2

2

2

1

1

体育与健身

5

5

5

5

5

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数

27

28

29

30

30

兴趣活动

(含体育活动)

4

3

3

2

2

鼓励开设短周期兴趣活动,供学生选择;部分兴趣活动可与学生体育活动相结合。至少安排一个年级每2周开设1课时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

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部分内容采用“快乐活动日”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实施。每周安排1个半天(按4课时计)实施“快乐活动日”,每学年安排30次,课时总量为120课时,全校统一安排,分年段、分年级、分主题设计安排。

专题教育

或班团队活动

1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12

每学年2

学生必修;时间分散安排。

探究型课程

1

1

1

1

1

单独设置,学生必修;课时也可集中使用。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20分钟

时事、环境教育 安全教育

廉洁教育 阅读 健康教育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约35分钟

 

周课时总量

33

33

34

34

34

每课时按35分钟计。

2.各类课程实施计划编制说明

    (1)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

2)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三至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

3)各年级每天安排20分钟的午会,午会时间进行时事形势教育等专题教育,每月在校、班会时间安排一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专题教育活动。

4)落实五课、两操、两活动,各年级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安排时间约为35分钟的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体育保健活动;每周安排两次时间为3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拓展型课程中,因活动场地有限等原因安排有困难的,将1次活动时间安排在课后。

5)小学低年级、高年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分别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五年级上学期,作为必修内容,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统筹安排课时,由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主讲,每册集中学习1学期,平均每周1课时。

6)小学劳动技术、信息科技、专题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时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探究型课程主要以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结合探究型学习包、项目化学习活动等加以落实。整合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开展劳动教育,整合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探究型课程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7)每周三下午用于实施“快乐半日活动”,课时安排计入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课时,每次按4课时计,每学年安排30次,每学年课时总量为120课时。

8)一年级入学初4周利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课时,落实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

9)各年级每周安排0.5课时用于学生阅读活动,安排在午会时间进行。

10)三年级每班每周有1节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执教。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和1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专题活动,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做到全覆盖、不断线。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