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特色 > 正文
青浦区尚鸿小学“七彩课程”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19-06-28    作者:尚鸿小学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执行《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深入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38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0〕23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实施“快乐活动日”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1〕53号)等文件精神,认真落实青浦“十三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在“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七彩童年”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订青浦区尚鸿小学“七彩课程”实施方案。

一、学校简介

青浦区尚鸿小学于2017年秋季开办,学校占地32亩,建筑面积10338平方米,设计规模25班,是一所配套齐全的现代学校。地处徐泾镇陆家角地区(现徐泾北城—大型社区)。徐泾镇,素有“万里国道第一镇”之誉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大虹桥建设的延伸,社会与经济发展较快,百姓生活水平较高,属于青浦较为发达地区。陆家角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有当地举人陆庚龙在花桥庙创办“崧浦初等小学堂”,到民国初期,创立“北寺泾小学”,后改为“花桥庙小学”。

然而,我校所处大型社区,是上海几个中心城区动迁安置房和经适房基地配套学校。徐泾当地居民孩子只是小部分,更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随迁子女,不同家庭背景的家长有着不同的教育需求。随着徐泾的经济社会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社会与家长对我们新开办的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学生多元化之外,我校教师也普遍年轻。2017学年,有新教师13人,加上职初教师共17人,占总23的73.9%;2018学年,新教师25名,加上职初教师共47人,占总54的87%,教师平均年龄29岁;小学高级教师2名,占学校教师数的3.7%,小学一级教师8名,占学校教师数的15%,小学二级教师20名,占学校教师数的37%,小学职初教师24名,占学校教师数的45%;其中专科学历1人,本科学历50人,硕士学位3人;现有区名优教师11名,其中区教学能手1人,校骨干教师10人。

二、背景分析

(一)先前课程计划落实情况反思

学校的课程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涵,紧紧围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不断完善两方面探索学校的课程建设。在近2年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对于新课程和新课程计划进行不断研究与实践,总结了经验,反思了困惑不足。

1.市课程的落实情况与反思

(1)加强管理,确保课程计划落实

为认真落实市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校课程方案,钻研课程与教学业务,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到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各个实践环节,及时研究、引领、指导、调控和改进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2)规范设置,开齐开足各类学科课程

学校依据上海市教委的文件要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严格规范执行市教委关于学校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不加课,不随意增减课时。

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方案,规范设置和实施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三、四、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

每周集中安排一个半天(每周三下午)用于实施“快乐半日活动”。根据本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教育要求,集中统一安排活动,系统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包括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专题教育等限定拓展活动以及自主拓展探究、兴趣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快乐半日活动”的课时安排计入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课时,每次按4课时计,每学年安排30次,每学年课时总量为120课时。

(3)积极响应,有效落实各项减负要求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课时量坚持“不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加强管理,确保课程计划落实。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能力。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课时量,认真贯彻执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要求,坚持“不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加强管理,确保课程计划落实。如关注零起点教学,积极实施一年级准备期方案,以缓解新生入学的身心压力。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能力。

(4)健康第一,确保阳光体育锻炼活动

学校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始终把“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当成是一项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校品牌的内涵的一项教学工作来对待,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鼓励全体师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了师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与反思

(1)积极落实,规范建立课程保障

根据要求,明确了拓展型课程目标、规范地进行了课程设置,确保了学校拓展型课程的课时,建立拓展型课程保障,确保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可持续发展。

(2)多元角度,重视综合课程建设

综合课程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学生学科知识,而且关注经验知识,不仅学习单科知识,同时运用跨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由发展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过渡,培养了学生合作、团结、创新精神,学校拓展型课程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开设了30个兴趣组和社团。

(3)凸显特色,完善校本足球、跆拳道课程

学校是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试点学校,学校进行了足球、跆拳道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在拓展型课程中设了足球、跆拳道课程。

(4)培训教师,提高探究型课程教学质量

学校每年都有科技节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一定的科技教育的浓郁氛围,但是在挖掘探究型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精细化还需要进一步地策划论证,探究型课程还缺乏整体的架构,没有借力传统优势形成学校的鲜明特色。

3.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1)学校在引领和指导教师在三类课程的实施中做到相互渗透、有机整合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尚未充分发挥三类课程的整体价值。

(2)对于学校课程建设的效果评价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学校要开展课程建设评价的研究,以课程目标达成度和学生的认同度为主要评价内容,逐步完善学校课程建设,提高学校课程质量。

(3)学校大部分拓展课程还停留在讲义、讲稿阶段,还没有上升到课程的高度。

(二)学校优势与不足分析

1.优势

(1)学校在“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七彩童年”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建设理念与学生发展目标,为学校课程健康规范运行提供依据。

(2)在学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学校办学特色和亮点凸显,学校开展的基于课程标准搭建互动平台——家长开放日活动获得了家长的好评。

(3)近2年的课程建设使学校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凝心聚力的教师团队,学校也被评上海市书法实验学校。

(4)学校围绕课程计划开展的校本研修中,经历了专业引领、个体实践、同伴互助、研讨反思的学习、教研过程,逐步形成了一支专业能力和素养较强的教师队伍,教师们撰写的论文获得了市、区论文比赛的奖项,教师们还在各学科进行了区级公开教学。

2.不足

(1)教师队伍中缺少经验教师,缺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缺少区学科带头人等高端教师、尚未形成金字塔形的骨干教师梯队,是学校课程建设不利条件。

(2)在拓展型课程研发方面能力欠缺,教师有学习的意向和兴趣,需要专家引领和专业指导。

(3)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和软件功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整体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建设目标

1.依据学校三年规划,围绕“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七彩童年”办学理念,加强课程管理,强化保障措施,重视课程评价,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2.在基础型课程实施中,严格按上海市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执行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努力实施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基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基准要求;落实基础学力,促进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加强教学管理,运用和探索未来教室的教育技术,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在拓展型课程实施中,深化拓展型课程特色化建设,凸显“七彩课程”亮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爱好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开好体现个性化、综合性和可选择的拓展型课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在探究型课程实施中,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求探究型课程,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确立探究主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所学的探究方法,完成相关的专题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发展目标

“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七彩童年”为理念,学校要着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诚信做人的教育,要加强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主阵地和学科的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通过学校与家庭和教师与家长的协同,把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从起始之时就形成根基。

四、课程建设

(一)课程体系架构


教师走班的课程:以限定内容进行学习,教师适当拓展,以年级组为单位,属于限定类内容,学习对象是一、二年级学生。拓展型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代表学校对教育的基本理解,是学校未来发展与追求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本课程计划中的拓展型课程基于课程社会化的思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务。它主要指向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兴趣活动(含体育活动)等板块。兴趣活动包括教师走班的课程、学生走班的课程、学生社团,兴趣拓展课时间安排在周三下午“快乐活动日”时进行,分三种类型。


学生走班的课程:根据教师特长开设,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取,属于自主类内容,学习对象是三----五年级学生。

拓展兴趣课安排

拓展社团课安排

“七彩德育”限定拓展课程


四、课程实施

(一)各类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根据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实现学校课程目标,保证学生在各学习领域获得相应的学习经历、学习体验,特制定本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在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二)各类课程实施计划编制说明

1.调整说明

(1)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

(2)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三至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安排学生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得突破规定的周课时总量。

(3)各年级每天安排15分钟的午会,午会时间进行时事形势教育等专题教育,每月在校、班会时间安排一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专题教育活动。

(4)各年级每天安排时间约为35分钟的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体育保健活动;每周须安排两次时间为3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拓展型课程中。

(5)自然、专题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时分散集中相结合。探究型课程主要以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

(6)每周三下午用于实施,“快乐半日活动”的课时安排计入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课时,每次按4课时计,每学年安排30次,每学年课时总量为120课时。

(7)一年级入学初4周利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课时,落实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

2.作息时间表

青浦区尚鸿小学作息时间表

2018年9月

8:00

教师上班

8:15—8:35

学生广播操、早锻炼

8:35—9:10

第一节

9:20—9:55

第二节

10:05—10:45

第三节(眼保健操)

10:55—11:30

第四节

11:30—12:30

午餐、休息

12:30—12:45

午会课(专题教育)

12:55—13:30

第五节

13:40—14:20

第六节(眼保健操)

14:30—15:10

第七节

15:20—15:55

第八节(快乐30分)

15:55—16:10

护送学生、值日

16:10

教师下班

1.周一:8:15—8:35 升旗仪式;周二—周五:学生广播操和升旗; 周三下午:快乐活动日。

2.学生到校时间:8:00之前;周一至周四放学时间:15:55 ;周五放学时间:14:20

3.周五下午教研活动、开会时间:14:30—15:55

(二)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备课:

1.各科教师要认真执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执教年级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册教材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备课时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根据《学科课程标准》与执教班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

3.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重视学法指导,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自主、互助学习的乐趣。

4.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法和指导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5.教案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合理设计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情景,要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时空,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6.教案中的练习(作业)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针对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分层设计。

7.各学科教师的备课必须有一定的提前量,平时教学中必须保持一周的备课余量。

8.善于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勤于反思,每周撰写“教学反思”,每学期一篇教学案例或教学课例,及时总结教学活动的成败得失,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9.重视各类练习课,复习课的教案设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教学,不得以试卷书面练习代替复习课的教学。

上课:

1.按照《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执行专课专用制度。

2.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熟悉教案、备齐教学用具和教具等物品,准时进教室上课。

3.根据教学目标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积极创设促进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师生、生生间和谐融洽。

5.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教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6.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及信息技术使用的适切性和实效性。

7.力求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简练,设问明确具体,表述科学严密。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有序开展教学。

8.教师板书工整规范,层次清楚,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9.依据教材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调动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积极性。

10.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作业:

1.教师应按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要督促学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

2.教师能针对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准确设计有效的作业内容。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可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有效,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基础作业与探究作业相结合;指定作业与选择作业相结合,让学生练有所乐,练有所得。

3.各科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应提出明确的要求,正确指导。作业字迹要端正、清楚,低中年级用铅笔书写,高年级逐步过渡到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4.学校制定统一的语、数、英、美术和科学与技术学科作业书写、批阅规范要求,各科教师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

5.作业要及时认真批阅,错题需让学生及时订正。

6.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科学安排、合理调控、提高作业质量。具体要求:一、二年级回家不留书面作业;三、四、五年级每天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

7.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要求,加强对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辅导:

1.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可采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

2.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自学开拓提高,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有的放矢认真辅导,热心帮助,热心鼓励。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建立辅导档案,建立学生情况分析卡,分析原因,有计划地进行个别指导、讲评,鼓励点滴进步,鼓励上进。

4.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关爱,不轻视、不放弃,尽最大努力予以辅导与帮助。

5.各班的学科教师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有机安排,保证辅导实效。

6.各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巡视,对学习困难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当堂辅导,尽可能缩小差距。

评价:

1.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强化过程性评价,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2.规范《学生成长手册》的填写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内容的评定。

3.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同时适当兼顾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4.测验考试要按照课程标准严格把握试题要求,并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5.学科备课组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把握教学要求,集体讨论设计单元练习卷。组卷命题时要科学、合理控制试卷难易度,并明确评分标准。

6.每个年级组都要严格控制单元考查次数(原则上每单元进行一次考查), 由教导处审核、把关、复印。

7.期末考试前,备课组要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内容,认真上好复习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复习方法。

8.考试后执教老师要认真对考核的试卷质量作定量和定性分析,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提高质量。

93各科老师做好日常单元考查工作。提倡组内讨论、轮流命题。期末时执教老师必须对执教年级学科的考核,完成一份综合试卷命题。(含标准答案,评分标准)。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校课程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是达成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一)学生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重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学习成绩评价的同时,也重视对学生品德及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范围包括:基础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性、综合性价。评价既注重结果,更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合理创新运用《成长手册》、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质量的提升。

1.三类课程评价

(1)基础型课程评价

评价的主体:各学科教师

评价的对象:学生

评价的内容:各学科的学习内容

评价的形式:各阶段的各种考察、日常作业、练习等情况。

进一步完善学校对综合学科的调研制度,关注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充分利用并规范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对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不断地加以完善。

(2)拓展型课程的评价

评价的主体:任课教师

评价的对象:学生

评价的内容:参与的兴趣、积极性、学习的态度等。

评价的形式:作品展示、学习体会(收获)、表演等。

评价的重点: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结果等第评价呈现。

结合学生成长手册中自评、互评、师评,将考核结果填写在学生成长记录册中。

(3)探究型课程的评价

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得失,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参与的程度和态度、体验感悟的深度与广度、相互协作的情况以及资料收集整理情况、探究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互评: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相互尊重得到发扬。

2.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评价

使用上海市教委编制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对学生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业成绩用等第表达。

3.参与程度的评价

“参与程度”评价指学生对基于学校课程而开展的各类活动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六、保障措施

(一)规则制度

1.组织保障

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为“学校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是校长,组员是中层干部,顾问是聘请的有关专家。课程领导小组的成员负责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规划和实施;指导和培训;考核和评价。

2.制度保障

(1)《青浦区尚鸿小学“七彩课程”课程方案》是学校依据相关的课程文件和学校实际而制定的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课程说明、课程管理、评价等内容,必须按要求严格执行。

(2)实施教师备课要求,落实学校课程计划目标,逐步形成学校备课文化。

(3)组织实施与学校课程计划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价表。

(4)加强随堂听课力度、听课评价着重考察其对学校课程计划的落实程度。

(5)注重教师的团队建设,强化备课组建设,发挥好组长引领、辐射作用。

3.经费保障

(1)挖掘潜力,依托上级主管部门,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

(2)学校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设立校本课程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保证学校课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大力度完善教师专业培养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建立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建设。

(二)管理措施

1.基础型课程的实施

(1)根据上海市教委制订并颁发“学年度课程计划”及说明,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每一门课程。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

(2)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多种形式激发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突出“未来教室”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注重对教材的挖掘,设计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落实各学科各单元的教学要求,改革课堂教学,循求规律,稳定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2.拓展型课程的实施

(1)申报审批及开设。各学科教师根据各类课程的目标及结构,针对我校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实践经验与思考,申报课程计划,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2)申报拓展型课程的教师必须提交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评价方法、课时讲稿提纲等相关资料。

(3)领导小组负责考核评价开设的拓展型课程和任课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更贴近现代生活和我校学生实际。

3.探究型课程的实施

(1)在专家教师和本校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自身的校园生活、家庭环境、社会生活发展中选择探究的专题,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学校、家庭的变化,激发自我实践的愿望,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2)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研究的过程,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观察分析、思考写作、与人交往能力及综合学习的素质。

(3)探究型课程的开设,要充分体现学校所有教育活动的良好开展,带动和促进学校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如班级的自主管理、学科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完善对师生的评价制度等。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1.结合校本研修,进行学校课程计划的学习与指导,提高教师课程的执行力。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教育教学分管领导和区、校级骨干教师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带领教师参加学校课程建设。

3.组织教师培训,外聘课程专家来校指导,开设课程研究相关的专业讲座,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