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一个成功的家长应该具备三种心理状态: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
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的家长都习惯用父母心态和成人心态来教育孩子,却极少有家长以儿童心态自居,因为大多数的家长认为,整天与孩子在一起嬉皮笑脸的,会使自己丧失做家长的权威性,会引起孩子的不合作行为。
其实,这是家长对儿童心态的一种误解。用儿童心态去教育孩子,并不是说整天对孩子嬉皮笑脸,而是指家长要怀着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
例如,家长可以暂时放弃成人和父母的角色,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又如,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角色听孩子倾诉心事,分享孩子的快乐,让孩子把自己当作知心朋友……
一位母亲在教子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我5岁的儿子在客厅里玩时,不小心把一只刚买不久的花瓶打碎了。我刚想对孩子发火,但看到儿子那吓坏的样子,我的心更疼。于是,我不但没有发脾气,还安慰孩子:“没关系,妈妈小时候也有不小心打碎东西的时候,下次小心一点就行了。”听我这样说,孩子的表情由惊恐变为惊奇,最后竟然哭着扑到我怀里。
这件事情过去了很多天,我带孩子出去玩,出门后我问孩子,你想吃什么零食,妈妈去给你买。儿子的回答让我着实感动了很久,他说:“妈妈,我什么零食也不吃,你把买零食的钱攒着买个新花瓶吧!”
这时,我暗自庆幸,庆幸孩子打碎花瓶那天,我没有冲孩子发脾气,并且运用了正确的教育方式。
其实,家长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做错事,批评和惩罚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少有家长会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感受,更没有考虑到这种教育方式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在这方面,上述事例中的那位家长做得十分到位,看到孩子把花瓶打碎,她不但没有惩罚孩子,还去安慰孩子。其实,这位家长运用的是一种心理效应——自己人效应,即家长用自己小时候的相同经历,把孩子与自己视为一体,缩短了与孩子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把自己当作“自己人”,当成知心朋友。这样孩子很容易就会接受家长的教育,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了。利用自己人效应,让孩子把家长当成“自己人”,是家长与孩子做朋友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以,要想轻松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就要让孩子把自己当成“自己人”,当作知心朋友。这样,在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前提下,教育就变成很简单的事情了。
那么,家长如何让孩子把自己当成“自己人”呢?家长如何才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呢?
方法一:尊重孩子——发言权效应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因此,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便是家长尊重孩子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发言权效应。任何一个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如果他所在的组织给予他发言的机会,他自己便会产生被重视、被关注的心理。
但在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懂得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以,家长就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
一位家长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她与孩子之间的事情: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陪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家做作业。儿子写了一会儿,拿着他的算术本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妈妈,我这道题不会做,你来教教我吧!”
我看那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便很耐心地对儿子说:“你再仔细想一想,凭你聪明的小脑袋瓜,一定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的。”
没想到我这句话刚一落地,儿子就大哭起来,而且哭得很伤心,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我心想,这个小家伙肯定有委屈,让他在心里憋着不好,干脆让他哭个够吧。看他哭声渐渐小了,我走过去很温柔地对他说:“告诉妈妈,你是哪里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委屈,你说出来,看妈妈能不能帮你?”
听我这么说,儿子的哭声止住了,断断续续地跟我说了一大堆问题:“你们以为读书好玩吗?在幼儿园里,口渴了自己可以起来倒水喝,在学校上课时老师是不准喝水的,下课了又找不到能喝的水;还有,在幼儿园里,不高兴了,老师会来问你哪儿不舒服,还可以打电话给妈妈,而在学校里,老师说上课不准动;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可以有东西吃,可以做游戏,在学校上课就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游戏做……”
自从听到孩子倒出的这一大堆苦水之后,我再没有强迫孩子学习,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幸运的是,从那之后,孩子再也没有说过学习很辛苦。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科学,她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懂得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同时,这也是家长尊重孩子的一种好方式。
这位家长的孩子正处于由幼儿园向小学的心理转型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确实会感觉很辛苦。但如果他们能很顺利地把心中的苦水倒出来,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大程度的放松。
当然,更重要的是,家长给了孩子发言的机会,这一行为使孩子很明显地感觉到了家长对他的尊重。同时,家长认真倾听的态度,会让孩子感觉到很受重视、很安全。所以,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转型期里特有的那种觉得学习很辛苦的心理,会慢慢消失。
除了要给孩子足够的发言机会之外,家长们还应意识到,错误的教育方式也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一位心理学家如是说:
家长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有时,我们的一些习惯性的教育方式,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例如,我们在“一切都为孩子好”的口号引导下,帮孩子报了多个辅导班。然而在报班之前,我们却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忘记了问孩子对此是否感兴趣。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不但不会上好这些辅导班,而且还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还有,我们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如打骂、威胁、恐吓孩子等,不但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而且还会助长孩子的不合作行为。例如,孩子为了报复家长的辱骂,在吃饭时故意把碗打碎等。
无数事实证明,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会扭曲,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呢?
最基本的一点,家长不能打骂、威胁、恐吓孩子,即使是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正在无理取闹。因为这些粗暴的教育方式,除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之外,根本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也许有家长会问了,如果孩子真的无理取闹,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们应该如何教育他们呢?
一位家长这样为我们支招,以下是她的原话:
小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儿子今年5岁,他非常喜欢玩具枪。一次,他发现小伙伴的玩具枪比他的功能多,回家后就要求我给他买一个新的,我没答应,他就坐在地上哭。
我故意不理会他,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时候去安慰他,只会使他的哭闹行为愈演愈烈。看到我没有安慰他的意思,儿子的哭声渐渐小了,这时,我过去对他说:“我知道那个小伙伴的玩具枪比你的功能多,你很想得到它。但妈妈不能给你买,一是因为你已经有了很多玩具枪;二是因为你刚才的哭闹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不过,如果你能好好表现的话,妈妈会考虑在你生日的时候破例给你买一把新的玩具枪。”
没想到,自从我这样与他沟通之后,他真的变得乖多了。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很多家长常常用斥责或恐吓对待孩子,如,“如果你再这样无理取闹,我就把你扔掉”、“你到底有完没完,你知不知道你已经有很多个玩具枪了”……也许家长的这种“权威”会使孩子屈服,但这种教育方式产生的后果是,要么孩子会变得惧怕权威,从此做什么事情都畏首畏尾;要么会向权威挑战,孩子从此变得很叛逆。
上面事例中的那个孩子之所以变得很乖,是因为家长尊重了他的感受,使他想得到那个玩具枪的欲望不是那么强烈了。因为家长给他讲明白了规则:只有好好表现才能得到玩具手枪。所以,那把枪便成了他好好表现的动力。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是有感情和自尊的,并且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家长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促使他们合作,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方法二:别让孩子对教育不耐烦——超限效应
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一直令孩子反感,那孩子肯定不会把家长当成朋友。因此,家长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了解孩子不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一位心理学家在一所小学里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让这所小学的孩子写出他们最不喜欢的家长的行为。结果,有80%的孩子都写到了“唠叨”这个词。当心理学家让写到“唠叨”这个词的孩子讲讲自己的感受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妈妈最爱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呀’。让我受不了的是,她一天能说上好几遍,早上我去上学的时候说,下午我回家时说,晚饭时还要说,我都要崩溃了!”
“我最讨厌妈妈的唠叨了,每天都是那几句话:天冷了,要多穿衣服;要下雨了,别忘拿伞;在学校里出了汗别脱衣服,小心感冒……每天听得我耳朵里都要长茧子了!”
……
在家庭中,妈妈们最爱扮演这种唠叨的角色,但妈?有时也会很委屈,自己所做、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为孩子好,他们不领情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说她讨厌呢?
其实,大多数的妈妈可能不知道,孩子的这种讨厌心理是正常的,而且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家长们的这种在短时间内不断重复的行为,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心理学上把这种反应称为“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成人对这种不断重复、过度冗长的教育都有反抗心理,更不用说孩子们了。当孩子犯了错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喜欢长篇大论,这也是孩子养成“左耳听,右耳冒”、喜欢与家长较劲的坏毛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避免“超限效应”,家长尤其是妈妈们,一定要改掉喜欢“唠叨”的坏毛病。事实上,家长没有必要过度关心孩子的方方面面,孩子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生活的经历中得到提升的。
例如,今天天气很凉,孩子忘记了加衣服,当然,这次挨冻的滋味会让孩子长个记性,下次天气变化的时候主动增减衣服。在这种生活的经历中,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不断的提高。因此,从孩子开始上小学开始,家长根本就没有必要天天向孩子唠叨这些生活细节,孩子会在生活中自己总结到这些经验的。
另外,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喜欢“翻老账”。例如,孩子因为害怕惩罚向家长撒了一次谎,但家长却抓住了孩子的“把柄”,时不时地拿孩子的那次撒谎说事。家长这种“翻老账”的做法很容易使孩子从犯错误时的内疚心理,转变成反感心理,甚至是“我偏要撒谎气你”的逆反心理。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们就会想:“爸爸妈妈总是看我不顺眼!”这样,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回归平静,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反抗心理很容易就会被激发起来。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一定不要超过限度,对此,家长要坚持“孩子犯一次错,家长只批评一次”的原则。如果孩子在短时间内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这时家长们要注意,不能重复地批评孩子,而应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总之,家长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避免“超限效应”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方法三:适时向孩子“求救”——示弱效应
在生活中,大多数的家长都会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成人心态教孩子学知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性格。然而,很少有家长知道,向孩子示弱,更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与孩子成为好朋友。
一位家长讲述了这样一件发生在她与孩子之间的事情:
最近,8岁的女儿总是有事没事跟我闹别扭,要么挑剔饭做得不好吃,要么嫌我给她买的衣服不好看……总之,她每天有很多的不满意,因此,我们母女俩经常争吵。
于是,我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来让女儿知道我的辛苦。
这天,老公正好去外地出差了,我下班回来感觉有点累,便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这时女儿放学回家了。
看见我躺在床上,女儿先是从房间里把被子拿过来盖在我身上,然后又轻声地问我:“妈妈,你哪里不舒服吗?”
教育女儿的时间到了,于是我佯装生病了,有气无力地对女儿说:“我觉得浑身没有力气,头还有点疼,估计是感冒了。今天我照顾不了你了,晚饭你自己解决吧。”
没想到听我这么说,这小丫头竟然伤心地流下泪来。接着,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女儿竟然把楼下的“白大褂”阿姨请来了,还一个劲儿地央求医生:“阿姨,你一定要把我妈妈治好呀……”
当晚,我的“病情”好多了,但女儿执意要跟我睡一个房间,还一本正经地说:“爸爸不在家,我要保护你!”不仅如此,一连几天,女儿放学后都早早回家,为我煮饭,还嘱咐我吃药……
在我“生病”的过程中,我与女儿之间的感情在一点点升温。
在生活中,几乎每位家长在孩子面前都扮演着无所不能的形象,即使病了,也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但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懂得体谅家长的辛苦。
上面的家长采用了完全相反的教育方法,她通过“生病”向孩子示弱,让孩子明白,家长不是万能的,家长也会生病,家长生病了也需要别人照顾。并且通过示弱,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体会平时自己的艰辛,正是如此,在这一过程之中,她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才会不断升温。这就是“示弱效应”的巧妙运用。
“示弱效应”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效应,多用于企业中领导与下级之间。它是指如果领导能够放下?子,向员工请教问题,便可以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上下级关系和睦,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家长掌握了“示弱效应”,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到家庭教育中,便可以拉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把家长当成知心朋友,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不仅如此,利用“示弱效应”,家长还可以很轻易地改掉孩子学习上的坏习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一位家长这样介绍他的教子经验:
儿子已经上三年级了,可是他对学习好像一点不感兴趣。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看电视,或者玩别的游戏,根本不知道复习,或者预习明天老师要讲的内容。这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天,我想到了一个引导他学习的好主意。
一天晚饭后,我假装很着急地向全家人宣布了一个坏消息:我们单位要组织一次考试,不合格的要下岗,所以我要认真复习。
这时,儿子很急切地问我:“爸爸,你不是说你小时候学习挺棒的吗?”
“是呀,爸爸小时候学习是很棒,可是现在你都将近10岁了,我估计我连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公式都想不起来了,你说我不下岗谁下岗呀?”
“爸爸,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不如,每天晚上我给你补课吧,反正小学三年级的内容我是新学的,应该比你掌握得要牢固。”
说做就做,那天,儿子做完作业后,真的拿出他的笔记本认真地给我讲课。为了更顺利地教我,儿子在给我讲之前都认真地复习了一遍,他的这股认真劲儿让我很高兴。
当然,在我准备“考试”的这段时间,儿子的学习成绩在呈加速度上升。之后,孩子好像找到了窍门似的对我说:“爸爸,原来知识认真复习一遍,成绩就可以提高呀!”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从此儿子养成了课下复习的好习惯,而且还喜欢上了学习。
看,这就“示弱效应”的伟大功效。其实,确切来讲,家长能够向孩子示弱,是欣赏孩子的一种表现。当家长向孩子“求救”时,孩子心里一定会想:“这些问题连爸爸妈妈都不会,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帮爸爸妈妈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孩子就会得到一股无形的鼓励力量,从而会更加出色地表现自己。同时,家长也会发现,正是因为家长学会了向孩子“示弱”,孩子才会放弃对家长的戒备心理,从而愿意真心地接纳家长,与家长做朋友。
家长以父母心态对待孩子,孩子会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但在这种心态下,父母容易摆出家长的架子,让孩子反感。
家长以成人心态对待孩子,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形成优秀的性格,但有时家长的这种心态会使孩子感觉到太过严厉,使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乐趣。
但当家长用儿童心态教育孩子时,孩子会感觉到很舒服,也很快乐,只要运用得当,家长的这种心态将一定会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