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雏鹰风采 > 心灵之窗 > 正文
共情-----妈妈必备的育儿技术
发布日期:2019-11-09    作者:尚鸿小学   

共情 (empathy)是育儿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的词语,台湾早期翻译的时候,也会翻译为“神入”,意思是进入对方的“主观精神”。 但是,很多妈妈并不理解什么是共情。下面我尝试简单介绍有关共情的理论和技术。

在同一时间,我们的大脑总会有思维活动和情绪活动同时进行,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于围绕思维活动进行监控和交流,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要想进行有效沟通,那么,对情绪活动进行监控和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是经常听到的,右脑沟通,情绪脑的沟通。

如果在双人沟通中,我们不去关注情绪的存在,那么,孩子的情绪脑,也就是右脑会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比如,恐惧(父亲的巴掌,母亲的尖叫),羞耻(父母的鄙视的眼神),焦虑(不知道下一步父母会怎么处理我),悲伤(我很痛,但是没有人理我),这就好像你把孩子放到火炉旁边,然后,和他谈人生,他当然无法专注了。

如下面的例子:

这时候,我们讲,如果男性医生(假设他共情能力差),他可能从理性层面进行说教,就是说:“又不痛了,都是为你好,很快了。”这些认知层面的沟通在孩子情绪已被激起的时候,是无用的。孩子会继续躲避和哭叫。

但是,假如我们可以让一位温柔的护士(假设她共情能力高),安抚了他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配合了,也就是说护士共情了孩子,理解到孩子是在恐惧。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女性护士可能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她能感受到孩子的恐惧,并且,扮演了“容器”的功能,吸收,转化了孩子的恐惧,然后,孩子就会配合了。

以上是共情的例子,如果无共情,父母只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说教,那么,父母往往会进入一种“自恋”的状态,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真理,但是,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体验你为一个独裁者,会形成“假自体”来迎合你,但是,真自体却被压抑了。假自体是一种自动化的人格装置,用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真自体是一种可以和自己的“神秘内在”接触的人格装置,可以从“神秘的内在”获取活力,然后,用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直到有天,不会很晚,一般六七年后,也就是十一岁左右青春期来了,孩子有能力对抗你的时候,他就会表达出不满和叛逆。而这种打骂,指责,羞辱的方式,实在不能称之为教育,从历史和经验上看,也从没有起到说服孩子的作用。真正的教育是想要孩子完成“态度”上的改变。就是我内心发自情感的想要改正。否则,你要么培养出一个言听计从的“奴隶”,要么培养出一个自以为是的“自恋者”。

比如,六岁的小A总是打别的小朋友,每次别的父母上门讨说法的时候,小A的爸爸都会狠狠的打小A一顿,事情慢慢是得到了变化,小A不再打人了,但是小A的父母发现小A开始虐待小动物。我们说,小A的愤怒转移了,从发泄愤怒,变成了压抑愤怒,然后转移到别的地方。

上图中的小孩,假如父亲或母亲打他一顿

然后,他的愤怒要么转向自我,攻击自己,变得抑郁。

要么,转向更加隐蔽的方式,比如,虐待小动物,变得狡诈残忍。

而真正起到教育意义的是,要让小A体验到他打别的小朋友时候,别的小朋友会痛,要引导小A体验到这种痛,比如,询问他,当你被谁谁打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很痛和难受?当然,不鼓励父母为了说这句话而去故意打孩子一顿。

为什么呢?因为,你这样打他一顿,本身就说明你没有找到其他的可以不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好的方法,是你告诉他,“我很愤怒,但是,爸爸我坚决不会打你。只会和你一起坚定的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只有等小A的父亲放弃了说教,放弃了付诸行动的暴力沟通,开始用共情的方式和小A沟通的时候,小A深层次的改变才可能发生。比如他说:“好了,已经发生的都发生了。我很愤怒,但是,爸爸我坚决不会打你。只会和你一起坚定的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解决。爸爸知道你也感到害怕或者内疚,这样好不好,你和爸爸说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你很聪明,爸爸相信我们一定会想到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等小A感到父亲不会打他了,他恐惧的,焦虑的情绪才会平静下来,然后,可以开始反思刚才发生了什么。这里记忆很重要,因为,要想下次孩子可以不重复错误,就必须让他可以记住这次的事件。而强烈的情绪影响记忆的加工和调取。

当小A感同身受了被他打的小孩的感受后,小A会发展出同情感(我能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和内疚感(我确实做错事情了),而且,小A也会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要去打人,他会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到好奇,而且,父母也需要引导他去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好奇。比如他们可以问小A:“当你打别人的时候,你是想要什么吗?” “当你打别人的时候,你是看到他做了什么吗?你是不是把他的动作理解为要嘲笑你?” “当你打别人之后,你的感觉是什么?你得到你想要的了吗?有没有比打人更有效的方式呢?”

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可以帮助小A反思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一个主观世界,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心理过程。

这样,再一次小A习惯性的要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有可能会自发的启动反思的过程,开始进行内部对话,仿佛父母上次和他对话一样(父母要是打他,他的记忆就是继续打别人)。这样的内在思维过程会极大的缓解和消除暴力行为。

只有当小A发展处内疚感这种高级情感之后,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约束力出现。

另一个例子,是要引导孩子出现文明的高尚感。就是我这么做了,真的是高尚和文明的。

比如,当八岁的小Q听到老师表扬另一个同学在其他小朋友打他的时候,没有还手的时候,小Q回家说,他要学习这个同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时候,如果父母直接说,你的同学这是傻,在当今社会这是很愚蠢的,你要以牙还牙才能不被欺负。

那么,这可能会挫伤小Q的对文明的向往和高尚的感觉,一种渴望模仿文明榜样的感觉。

好一点的做法是:“爸妈理解你渴望被老师表扬的感觉,你也渴望学会自我克制,理性沟通的文明交往方式,你也渴望变得更文明。嗯,那么,我们能不能一起讨论下,你的这个同学他的做法好在哪里,又坏在哪里呢?”

下图是英国四岁的小王子表达愤怒的图片。也就是说,我们要教给孩子,文明的方式是: 我可以愤怒,但是,打不打人,我可以选择。

这样,通过共情的方式,我们可以不断的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内在动机,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产生兴趣,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选择。

既然,共情的威力这么巨大,那么,如何提高我们和孩子沟通时候的共情技巧呢?

现在介绍一种可操作性的方法,就是共情量表。为了说明这个量表的使用方法,选用成年人之间的对话,这样,帮助大家找到被共情的感觉。所谓,一切罪恶来源于比较,很多事情都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希望,下面的对比可以帮助大家找到差异感,从而,提升我们的共情能力。

量表和例子来自《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

最后,从实践角度出发,育儿时候我们只追求减损式共情和准确性共情就好了。关键点就在于,你自己反思你说出去的每一句话,如果有一个包含情绪的词语,哪怕它是错误的,那么,你就已经开始用共情的方式了。

开始给自己的每一句话打分吧!伴侣间可以互相打分,如果彼此对话都是零度共情水平,那么,相信共情量表的技术会很快提升你们和孩子的沟通质量。

分享到:
相关信息